中文 English

中文

English

劳动节 致敬光荣的劳动者

日期:2024-10-18 11:30:13     来源:扑克王app官网下载

  

劳动节 致敬光荣的劳动者

  “五一”国际劳动节是属于劳动者的节日。在假期期间,许多劳动者仍坚守工作岗位默默奉献、努力拼搏。他们用辛勤的汗水诠释责任与担当,用实干描绘出美好生活的千姿百态。请随本报记者走近假期在岗的钢筋工人、水电安装工人、木工等项目一线的劳动者,以及主播、整理收纳师、外卖员、网约车司机、菜鸟驿站站长等新业态劳动者,倾听他们的劳动故事,致敬光荣的劳动者。

  “钢筋要摆放整齐,钢筋钩要上下勾住,两根钢筋节点要焊牢……”在葭沚转盘提升改造工程建设现场,钢筋班组十五六名工人正在进行车行通道顶板作业。在纵横交错的钢筋上,班组组长胡家安来回走动,对每名工人动作、作业规范,都一一给予纠正,对安全生产问题更是千叮咛万嘱咐。

  胡家安是河南驻马店人,他说自己17岁开始就在工地上干活了,到今年已经约有26年了。一直在工地上做钢筋工,负责建筑物主体建构钢筋的下料、绑扎等工作。“这种活就是又脏又累。”他笑着说。他们相当于做出建筑的骨架,只有“骨骼”硬了,才能保障工程质量。

  一摞摞钢筋被摆放得整整齐齐,由横平竖直线条分割而成的方块大小均匀排列。钢筋工们旋转手中的扎钩,手腕翻转之间,钢筋与钢筋的交接处,就被细小的钢丝牢牢捆扎在了一起。胡家安说,钢筋工干的看上去简单却是个细致活,在施工中需要事事按着规范操作,比如钢筋铺设间距、数量、位置等等,都要严格、精确。

  按照他的工作经验,干钢筋工首先还是得吃苦耐劳,工作比较考验灵活和腿的耐力,扎钢筋大部分时间都必须蹲着,站起来腿都麻了。一个人每天大概能绑扎半吨作业钢筋,要是天热的时候钢筋就成了“烫手山芋”,为了安全起见,长袖工作服、手套、安全帽,一样都不能少。虽然安全系数比较高,但是小伤小痛也难免。

  “已经做了差不多一年半了,就过年的时候休息几天。”胡家安说,他们每天基本上就是9个半小时的上班时间,早上6点半上班,下午5点半下班,中间有1个半小时的休息。等到了天气热起来就得提前5点半开工,如果赶工程,晚上还得加班。

  在台州干了三年,胡家安参与了好几个重点项目,沿海高速也是其中之一,“看到这些道路、大桥经我手拔地而起,心里还是挺自豪的。”五一假期,他们也将继续奋战一线,确保工程能够按时完工。对于像胡家安这样的一线劳动者来说,只有等项目顺利完工,才是他们真正的休息日。

  4月29日上午,丁卫西如往常一样,早早来到位于滨海路的一处工地。钻孔、埋线、铺管、安装电线盒……建筑物装修进入中期阶段,丁卫西一刻不停歇地忙活着手头的工作。他是一名水电安装工人,2022年10月跟随施工队来到椒江,参与医化工业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。

  这是他在该项目工地上坚守的第四个节假日。自参与建设以来,他只在今年大年初六回了一趟安徽老家,度过5天的假期,“工期非常紧,基本没休息时间,晚上工作到9点半都是常态。但是有加班补贴,辛苦也是值得的。”

  据了解,椒江医化工业污水处理厂项目总共有21个单体,目前18个单体完成项目结顶,结顶单体全面开始室内外装修工作,剩余单体也将于5月初陆续结顶,计划于6月底前完成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,并于7月初竣工验收。

  “看着项目一点一点建设起来,我也感觉到很自豪,感觉自己的付出有了回报。”丁卫西说。水电是装修中的隐藏工程,也是灵魂所在。丁卫西从事这一行已经20余年,有着丰富的经验,是工地里的“老师傅”。管线如何布局?细节如何正确地处理才能排除安全风险隐患?他经常向年轻人传授自己的经验。

  “先撬掉周围的水泥,再用角磨机切断两边,取出一截钢筋,这样就可以留出位置安装电线盒。”丁卫西正在手把手教工友处理安装中遇到的问题。只见他看着角磨机切割钢筋溅出的火花,面不改色地说:“从小就喜欢这种‘敲敲打打’的东西。”

  这个五一,丁卫西并不孤单——据介绍,目前工地上有350余名管理人员和实施工程人员。他们正在与时间赛跑,忙碌着结顶单体内部装修和外墙涂料粉刷的工作,以及室外道路、绿化的施工。

  下班后给家人打视频电话是丁卫西每天最期待的环节,也是支撑他持续奋斗的动力,“希望能尽快完工,打算休息一段时间,回家陪陪他们。”他还计划等孩子们放假,让老婆带着他们来椒江玩。

  4月28日中午12点半,台州绿色药都产业园配套设施提升工程项目施工现场一片热火朝天,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,扎钢筋、搭脚手架、搬木料、砌墙板……每项施工、每个动作都伴随着辛勤的汗水。

  今年56岁的林治米来自临海杜桥,从事建筑行业已经20多年了。年轻时,林治米在深圳那边的工地干活,随年纪的增长,近年他回到了台州。目前在台州绿色药都产业园配套设施提升工程做一名木工。

  每次路过这个工程附近,看着这个工程的楼房一天天建造起来,林治米说他心里感到特别高兴,觉得在这里出过一份力也挺自豪的。“为了工程的顺利推进,作为一名普通的建筑工人,这个五一照常上班,坚守岗位。”林治米说。

  早上6点,当我们还在沉睡,他们已开始了一天的劳作。中午12点,当我们开始午休的时候,却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刻,他们的身影刻着劳动之美。

  据了解,该工程拟建14幢职工宿舍、14幢针对园区特定人才销售的住宅楼,1幢商业用房及1个幼儿园、地下一层停车库、道路广场、绿化及其3幢综合配套用房等。南、北区块总用地面积约147877平方米,两个项目总投资约25.6亿元,建设工期约36个月,计划2024年底竣工。“为了加快项目进度,我们将这个工程分为两个标段,由两家实施工程单位同时推进。在质量上我们是严格把关,要求监理单位紧盯每个环节,把这一个项目高效高质量地推进。”该项目负责人说。

  据悉,绿色药都产业园配套设施提升工程,是利用新供应国有建设用地建设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。当前,椒江区正谋划东部人才创新区建设,该项目的建成,能满足约5500户青年人员住房问题,其中户型建筑面积40平方米的1568套、70平方米的3912套。同时配备地下停车库、广场、绿化及其配套设施工程等,工程还将搭配一座幼儿园以及1幢2层的商业用房,能更好满足青年职工居住、生活与学习。

  作为城市建设者,他们用辛勤的汗水和默默的付出诠释着对职业的忠诚,正是他们的坚守,才确保了工程的顺利推进,铸造了一座座精品工程,他们平凡而坚毅的身影构成了这座城市里最靓丽的风景线。

  说到网上购物,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直播带货,跟着社会的发展,慢慢的变多的人学会了直播购物。这也催生出了一个新职业——主播。范静静就是从一名主播起步,现在是中石数字创意电商直播负责人。

  “我在直播这个行业已经五六年,累过、哭过,但这是一份很有挑战性,也值得你热爱和坚持的行业。”范静静说。刚见到范静静时,她披着长发,妆容精致,一身的白色职业套装,靓丽又时尚。谈到一半时,工作人员跑来让她救场:“她(主播)实在播不动了。”范静静立即换上防晒衣、运动裤,扎了高马尾,一站在镜头前,娴熟地展示身上的衣服,介绍其面料、款式等。

  这样的救场能力是她每天努力不间断地积累的成果。2018年,直播行业兴起,范静静看中这个行业的前景,又很感兴趣,毅然辞掉工作创办直播公司,开始娱乐直播。当时的她白天直播,晚上学习别家主播的话术,再复盘,还要给公司的其他主播培训,忙得昏天黑地。她说:“别看镜头前我们光鲜亮丽,背后我们随时拿着纸、笔学习。”对她来说,休息是一件奢侈的事。“我们主播是有休息时间的,但看着不断攀升的数据,推着你一直播下去。”每天积累的直播经验让她打下丰厚的粉丝基础,也让她在2020年顺利实现了从娱乐主播到带货直播的转型。

  “2020年,因为疫情,大家都没法出去买,厂家的货则压仓库,但这却是带货直播的机遇。”范静静当机立断转型成了带货主播。“带货主播要精准认识产品的卖点和痛点,讲到观众的心里去,产生认同感,从而成交商品。”范静静扬了扬手上的两张纸说,“别看只有两张纸,我们要背下来、吃透至少要7天。”她说主播行业,没有一滴汗水是轻松的,90%的主播都有焦虑症,有嗓子沙哑的职业病,有不时反思自己、怀疑自己的虚弱期,但只要熬过去,总有“爆”的一天。

  如今的她负责公司电商直播版块,虽说不再每天直播,但她却是最全能的“救场王”。主播累了,她立即无缝衔接,让主播在旁边暂时休息;模特不够,她就是模特;中控忙不过来,她就是中控。哪里需要哪里就有她的身影。时间久了都养成了条件反射,有时打车,的士司机问她:“你该不会是到XX小区?”她立即铿锵有力地回答:“是的!”

  五一来了,对范静静和她的团队来说,又是一场硬仗。“目前我们已把品选好,直播规划做好,就等在五一的时候与大家见面了。”在直播这条路上,范静静说虽然苦,但她从始至终保持着热爱,没想过改行。

  五年前,向往自由职业的徐海玲,成为了一名网约车司机。身为一名党员司机,她秉持优质乘坐体验、温暖贴心服务的工作理念,平安送达了三万余名乘客。曾获台州市“最美网约车青年司机”“全国最受欢迎队长”等荣誉,同时也获评2023年台州市劳动模范。

  身为一名员,疫情期间徐海玲积极做出响应政府号召,主动申请为医疗人员担任司机,参与抗疫志愿服务,被公司评为“服务之星”“防疫卫士”。舍小家、顾大家,这种担当奉献的精神是她一路走来的初心。由于她的热心主动,2019年被公司选为司机队长。她经常会向新司机分享自己积累的各种经验及接单技巧,耐心为年纪较大的司机答疑解惑软件操作,帮助其跨越数字鸿沟。

  “做这一行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辛酸,当乘客慢慢悠悠出门,司机在等候时会因为违停罚款,那可能是他一天的收入;当乘客心情不好随手给出差评,会影响司机的信誉等级,那可能是她两三个月的努力……”徐海玲向记者讲述了她五年来所经历的一些困难,以及她如何克服这一些难题。现在她已经是一个小队的队长,既像老师,也像家人,组建的司机小队微信群里,有分享喜悦的、有倾诉委屈的,也有彼此间的相互鼓励,像极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。

  去年大年三十的午夜,奔波了一天的徐海玲,看了一眼所剩无几的汽车电量,准备收车回家,经过328复线时,看到了一位打扮朴素的大爷,五六十岁左右。佝偻地背着一个大包,还抱着一个编织袋,摇摇晃晃地往前走着。

  “不打车了,我身上只剩60块钱,是吃饭的钱。”大爷以为是收费的,便拒绝了徐海玲。

  大爷的普通话并不标准,反复确认才知道是住在三甲的石柱村,二十几公里的路,大爷打算步行。在徐海玲的反复强调免费搭车之后,大爷才感动地上了车。

  路上他们聊了起来,原来大爷是坐动车来找老板要工钱的,这边房东也催他交房租,身上的钱都用来买车票了,加上凌晨已无任何公交,只得步行回住处。二十多公里,对普通人而言是五六十的车费,而对于一个外来务工的人来说却是几天的餐费,大爷想要一个联系方式,日后将车费还给她,徐海玲笑着拒绝了。寒冬的凌晨格外的冷,但她的善举温暖到了困境中的人,大爷最后以一句真诚朴实的“新年快乐”作为感谢,徐海玲说那一刻自己感到无比暖心,一座城市正因为有无数像她一样的劳动者而温暖。

  网约车司机是城市的摆渡人,披星戴月、奔波不停是常态。虽不起眼,却是至关重要,既承担城市运力,也充当起这个时代城市的新名片。

  有这样一种新兴职业——整理收纳师,她们靠“人人都会”的家务活月入上万元,服务的人群有明星、企业高管等,那她们提供的服务和普通的家政人员有何区别呢?

  清空衣柜,将不合理的衣柜结构可以进行改造,衣服按照款式、颜色进行分类,内衣内裤整齐码在抽屉里,暂时不用的衣物被叠成“豆腐块”有序罗列在角落……这是收纳师李苗飒教给学员的日常收纳知识。

  1989年出生的李苗飒是一名整理收纳师,从事整理收纳行业3年。“整理收纳师,很多人会将它和家政保洁联系在一起,其实不然,家政注重的是对房屋的清洁,而我们更看重人、物品与空间的协调关系。”李苗飒说。

  事实上,整理收纳师并非只是简单地收拾归纳,也区别于普通的家政保洁。或者说,整理收纳师的高薪并非是靠简单的收纳而获得,这一职业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养要求较高。

  “整理收纳师的工作流程包括前期调研、规划方案和上门整理,既要会空间改造,也要知晓收纳美学。小到分类物品、收纳整理的实际操作,大到空间动线安排、对客户的收纳意识培训的设计与规划。”李苗飒说,一个优秀的整理收纳师,需练就一身技能,掌握美学、设计学、空间学、社会学等知识。

  3年来,李苗飒的整理团队在台州慢慢有了名气,慢慢的变多的家庭下单,也有很多人希望她开培训课。“我觉得开培训课很好,一方面,培训后大家的整理流程、整理方法都是标准的,可以很快适应工作需要;另一方面,学会了整理技巧,也可以回家自己去整理。”除了收费的培训课,李苗飒还开了50多场公益培训课。

  早上10点,张云南照常来到站点。他熟练地用酒精对餐箱做消毒,完成准备工作后,他打开手机,登录接单系统,真正开始一日的工作。

  每送完一单,张云南就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个取餐地点,只是利用等候餐品的时间,在路边歇会,擦擦汗,喝口水。他和记者说,平日,正常工作8小时能完成50单的配送任务,即将来临的“五一”假期,不少市民放假在家,工作量会大大增加。

  在做骑手过程中,他遇到了很多暖心的事情。刚入职那天是下雨,他的任务单是送到银河商城,结果因为下雨天,他摔了一跤,不仅送餐超时了,还把一道菜洒了。客人不仅没有不高兴,还很关心地问候说:“人没事就好,菜洒了超时都能理解的,没关系。”

  对于椒江这座城市,张云南认为,这座城市还是充满温度的,对外地人也很包容,在这里工作生活感到很舒心。

 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。今年27岁的张云南通过努力劳动赚钱养家,带给两个孩子更好的生活。他回想做骑手的日子,虽然也经历过被误解和情绪低落的时刻,但收到的更多是关心和理解,对于未来,他充满期待。

  “在做骑手的过程中,有时感到很辛苦,也会遇到不顺心的事,但想想家里人,我就会尽可能保持好心态,努力工作。”张云南说。

  在充斥着满满男性荷尔蒙的菜鸟驿站中,女站长显得格外亮眼,她们勤劳、勇敢、亲切可爱,刘爱勤就是这万千站长中的一个。

  4月25日上午9点,记者在湖滨小区菜鸟驿站见到了刘爱勤,她正在驿站内接待顾客。打包、称重、填地址.....整个流程一气呵成。来自山东的刘爱勤,有着一股北方人的豪气。她说道,自己是2014年来到台州的,从事过学校招生、房产中介等工作,最后在两年前承包下这间菜鸟驿站,开始从事快递行业。

  做好菜鸟驿站,说起来简单,做起来难。“怕啥,加油干呗。”刘爱勤鼓励自己。对快递的出库、入库系统不了解,那就边学习边摸索,一遍记不住,那就多来几遍,好记性不如烂笔头,对于复杂的流程,刘爱勤还一一记在本子上。“就怕记不住,本子都用了好几本。”刘爱勤说。现在,对于这套系统,刘爱勤用的非常熟悉。

  湖滨小区的居民以老年人居多,对于刘爱勤来说,语言不通才是最大的障碍。“有时候老人来拿快递,我们问他快递号,他听不懂,他说方言,我们也听不懂,就很尴尬。”刘爱勤说,这时她就请教隔壁邻居,让他们来做一下翻译。“现在对于最常用的几个词,我们就把它们记在本子里,休息的时候就学一下,虽然讲起来拗口,但时间长了,也能正常交流。”

  虽是驿站的站长,但是打包、登记、出入库、送件上门,她是一个也不落。每年的618、双十一、双十二都是他们最忙的时候。“还记得我们刚接手这家驿站的时候,马上就迎来了双十二,这对我们来说,真是如临大敌。”这天,刘爱勤和她的伙伴一刻都没休息,快递入库近2000单,人均步数3万+......“小小的驿站里都是快递,人都快被淹没在里面了,我们店里四个人,忙的没喝一口水,连上厕所都是跑着去的。”刘爱勤说道,但是当送完最后一件快递的时候,那一刻她感觉很有成就感。

  “这份工作有辛酸也有温暖。”刘爱勤和记者说,跟很多人打交道,难免会遇到有些拿快递的人态度不好,会对自己大声说话,自己心里会很不好受,这时也只能自我安慰,当然生活中还是温暖的事情多。

  “有时候我们扛着百来斤的猫砂、狗粮上楼,一些居民看见了,就立马来搭把手;夏天当我们送货到家后,看我们满头大汗,有些居民还拿饮料给我们。”刘爱勤说道,“这样一个时间段我们觉得再多的辛苦都是值得的。”

  “现在椒江针对外卖员和快递小哥推出了‘骑享家’驿站,有这样一个地方提供我们休息、充电,让我们感觉到了社会对我们逐渐重视,越来越关心。”刘爱勤说道。

  对于未来,刘爱勤也是信心满满,现在女儿大学毕业,也加入了她的驿站。“我会一直做下去,服务大家,不单单是为了挣钱,最主要是和左邻右舍认识了,割舍不下这份感情。”

官方微信

扑克王app官网下载 | 京ICP备17047215号-1